首页 > 综合 > 生活技能 > 正文

3岁半的宝宝能讲6分钟的故事?父母到底做了什么?

孟母教育 发布

2015-12-04 12:16

栏目:综合

年龄: 6-12岁

偶然之中,我把田田讲故事的语音录下来上传了朋友圈,收获大拇指无数。赞叹之余,有朋友问:为什么3.5岁的田田就能脱稿讲6分钟的故事?你究竟做了什么?

在朋友的催问下我仔细思考和梳理了这个问题,并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想先梳理一下,脱稿讲长达6分钟的故事,需要哪些素质和技能?

1.较强的记忆力

孩子要记住这长长的故事情节。

2.较强的表达力

孩子并非一字一句的记下了书中的文字,而是有自己的加工。经过他的理解,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吐字清晰、不疾不徐、放松的来演绎,也是表达力的一部分。

3.一定的理解力、逻辑思考能力

首先孩子要较好的理解整个故事情节、因果关系,各个角色的特点,他们的敌友关系、情绪变化。

4.较强的自信心

敢于挑战自己讲故事,相信自己能完成。

5.较丰富的情感投入

能够深入到故事当中,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进去,演绎的生动形象。

那么我做了什么,使得孩子在这些方面有了较好的发展呢?

首先,应该是经常的为他讲故事。

1.讲故事的时候,尽可能的做到声情并茂,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

2.全身心的投入。和孩子一起哭、一起笑。《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永远永远爱你》、《猜猜我有多爱你》……哪个认真读完的妈妈不会留下感动的泪水?在孩子面前不妨卸下包袱,想哭就哭吧!

3.以故事为桥梁,多跟孩子对话,用启发式问题来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情节这样发展?如果是你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怎么选择?

4.阅读绘本时,和孩子一起去发现书中的一些细节,作者的伏笔、巧妙的线索、有趣的设计等,让孩子不光是看一本书,而是更开心的发现,从而带来更深刻的记忆。

5.讲完故事,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延伸活动。橡皮泥、剪纸、折纸、拼贴……让孩子进入故事玩起来,创造自己心中的角色。

6.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有很多角色设置较少的绘本很适合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比如《鸽子捡到一个热狗》,田田就很喜欢扮演鸽子,让我演那只有点“烦人”的小鸭子。查理和劳拉系列,田田喜欢演查理哥哥,让我演劳拉妹妹。通过自己演一遍,对情节的记忆就更深一步了,对角色的情绪也会有更切身的体会。

7.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然后他会要求重复,多次的重复。

第二,是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我认为记忆力强的孩子都是专注力强的孩子。如果集中注意力不能超过6分钟,那他大概无法完成6分钟的演绎。

在日常和孩子相处中,我个人比较注意保护他的注意力。不去打断他,不去干扰他。该吃饭了他还在玩,就让他再玩一会儿;他在专心致志玩乐高,就不要过去掺和。“来,喝口水”,“上厕所吗?”“你今天在幼儿园玩什么了?”“把你的东西收拾起来”……尽量不要有。享受和孩子一起难得安静的时光,不要多嘴、话太多。

第三,对孩子自信心的鼓励。

见过田田的朋友都说他不怯场、不怕生。这可能是一种自信和安全感。其实孩子原本不懂的怕生、怯场,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嘛。而是我们无意中(过高的预期、强求、和别人比较、不尊重他的选择)可能给了他压力,让他紧张,从而怯场。比如,一开始田田完全是自发的要给我讲故事,我随手录音,他发挥的非常好。后来我为了发朋友圈炫耀想让他多讲几个、讲的不完美还要求他重复一次,他就开始不情愿,讲的也相应的不那么好了。

如果经常的鼓励他(注意:不是表扬),放手让他有机会去尝试,他就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就算他不够完美、犯了错误,也不做人格的攻击、自尊心的打击,相反和他一起从错误中学习,就会较好的保护他生来就具备的自信心。

另外,我认为看人之长也是我们父母应该做的。多看孩子的优点,肯定他,让他在自信的氛围中成长。而不是经常捕捉他的缺点,甚至公开讨论他的缺点,让他产生“自己不够好”的心理暗示。

第四,表达能力的培养

田田说话较早,并且吐字清晰,词汇量也较大,一岁半时就能正确的使用“正在、已经、还没”等较抽象的词汇。这可能跟很多因素有关,但我觉得和阅读也分不开关系。

我们日常用语中涉及的词汇量其实比较有限,比如“拔腿就跑”、“五彩缤纷”等有点文绉绉的词汇可能就不大使用。但是通过绘本的阅读,孩子会接触越来越多的词汇,并结合上下文很好的理解词汇,进而应用词汇。

关于阅读习惯培养的益处,已经有太多文章论述过了,但还是有不少父母说,我家孩子不爱看书,我也没办法,还是外面多运动吧;有的父母说,我家男孩子爱动,坐不住。

希望我给出这个比较功利化的好处,可以让更多的父母重视阅读吧。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