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追星怎么办?

叶佳妈妈 原创

2017-09-14 15:17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点击播放按钮即可收听主播仇青青朗读音频

  ◆

小学以后,孩子的社会角色意识开始觉醒,自我意识感越发强烈,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自我认同和社会的认同。

他们常常幻想自己是一个被很多人喜欢的人,从而获得满足感,实质他们是想借着“喜欢明星”的理由释放自己、肯定自己、认同自己。

孩子追星,无非是因为情感需要,渴望成功、追求时髦,同伴认同,寻求刺激、勾画自我这些原因。

情感需要

现实社会中,这些独生子女们物质丰富情感贫瘠,学业重压力大,紧张的生活节奏让他们迫切的想表达自己,可是没有合适的环境,没有达成一致的小伙伴。

他们想和父母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可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听他们说那些鸡毛蒜皮、琐碎的事,也很少关心他们的心理世界。

孩子们情绪波动大,通过上网、电视疏通自己的情绪,此时,电视节目里那些帅哥美女似乎就成了孩子们遥远而又亲切的朋友。

渴望成功

颜值较高的明星们在电视节目上唱歌、演出,参加各种综艺节目作秀,孩子不能辨别真实和现实,往往觉得他们在舞台上收到万人追捧、风光无限,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成功。

在生活里,明星种种作秀的表现,让孩子有一种错觉,好像也和自己有类似的经历,和明星似曾相识。他们以为明星的一切来的很容易,以为自己的名誉、地位、金钱也触手可及,于是孩子们开始苦苦追寻。

孩子们迷恋明星们的外在形象,模仿他们的动作,关注他们的造型和生活,借此肯定自己,也怀抱中各种不足1%的比例,幻想着自己也有一天被星探看中,脱离学习压力。虽然知道可能性不大,但孩子们还是会尝试模仿,寄托希望。

同伴认同

当周边的小伙伴们都在谈论某部电视某个明星时,如果自己没看过,就是土得掉渣,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人。如果不能和小伙伴们谈论,就会被被孤立。

所以,更多的孩子追星可能是因为起初始于颜值喜欢上一个人,像刚认识的朋友,对这个人稍微留意了下。但后来聊他的人多了,自己也会关注得更多。

当他们发现自己身边也有小伙伴喜欢这位明星时,一拍即合,这下有更多话题可聊了。他们借着明星们的服饰、动作和行为找共鸣,和朋友们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了能够找到共同的话题,融入伙伴之中,有些孩子“不得不”保住面子,收集明星的信息收听他们的专辑,做和他们一样的造型,自以为走到哪都能受到别人行的注目礼,感觉倍儿爽。实际他们在真实的自己身上,不断设计、勾画出理想中的我。

他们本是迷茫的,但渴望成功,希望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光,但是又会有疑惑,怀疑内心自我价值感的需求和外部世界对他的要求是否一致。当他们发现外界刺激在变,孩子们追的星也会变。

家长发现孩子追星怎么办?

1.接纳孩子的反应。

当家长发现孩子追星时,不要一味的逼迫指责,否则会适得其反。家长就当是一种时髦,给他们平淡的小学生活加一点盐吧…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成人说教效应有限,孩子会通过自我体验达成目标,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段“心里社会合理延缓期”。在这段时间是混乱和矛盾的,成人对这些现场压抑都不利于孩子“迷途知返”,要允许他们借助时间整合自我发展自己。

2.肯定孩子的偶像。

我觉得家长要把平等尊重放在首位,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喜怒哀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为什么喜欢这些明星,他喜欢他们什么。

家长要把孩子追星看成普通生活的一部分,和孩子拉近距离聊一聊,真诚的和孩子交换看法,肯定孩子的偶像。

3.巧妙引导孩子学习偶像内涵。

家长也可以谈谈自己小时候追星的案例,问问孩子怎么追星比较合适。和孩子产生联结后,巧妙的引导孩子学习偶像的内涵,比如遇到问题是怎么坚持不放弃的,他们是怎么克服和解决困难的;也可以和孩子多谈谈同龄人的励志故事,讲讲明星、大咖小时候有内涵的故事。

4.多鼓励孩子接触社会,多做公益活动。

家长提供机会给孩子多做事,让他们在实践中尝试,在孩子取得成功时给予认可和欣赏。孩子在实践里体验到自我满足感和价值感,内心需求被填满,就会朝着正确的目标理想上飞去,做一些自己擅长或喜爱的事。



声明: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网签约作者叶佳妈妈撰写,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