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嘴不动手”的爸妈,教不出“听话”的孩子

陈妍妈妈 原创

2017-07-13 11:38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点击播放按钮即可收听翟琳主播朗读音频

  ◆

文 | 陈妍

孩子不听话,似乎是每个家庭的通病。

一件事,无论你说了多少遍,孩子统统不买账。

每当这时恨不得把孩子拎过来揍一顿才解气。

可是,揍完之后孩子该不听还是不听,完全不会好转,苦逼的还是黔驴技穷的爸妈。

那么,孩子“不听话”“不配合”到底应该怎样做才有效果呢?

在《正面管教A-Z》这本书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

养育孩子千万不要只说不做,一定要动起来。

如果父母能够少说多行动,他们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都会消失。

有条件的家长们,可以把自己和孩子一天的互动录下来,回看的时候你可能会惊讶“自己说了那么多没用的话”。

或者,就当个旁观者,去商店、游乐场里听听父母与孩子们的讨价还价、胡搅蛮缠,以及不必要的解释等。

正是因为父母说得太多,孩子对他们的话就充耳不闻了。

这种通过话语的养育,是父母们错误地将权力给了孩子的一种方式。

通过话语养育孩子的最大错误,是询问孩子愿不愿意做他们本来就应该做的事。

“你现在愿意过来吃饭吗?”

“你愿意整理你的房间吗?”

一件本来孩子必须要做的事,经过你的询问,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不不不!”

然后,孩子就被贴上“不听话”的标签,家长也不承认是自己没有采用有效的养育方法。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就要把征求意见的疑问句,改成态度肯定的陈述句。

“现在是吃饭时间了。”

“在离开家之前,你应该整理好自己的房间。”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这样练习跟孩子说话,他们长大后在自己家里的也会按照同样的方式去做。

孩子不会挑战父母的决定,因为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而且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争辩或讨论的。

如果孩子在马路上撒泼,你完全可以走过去拉着孩子的手过马路。

如果孩子在洗澡时发脾气,可以将他们抱进浴缸里。

大喊大叫、唠叨、说教、恳求、命令和威胁都是不尊重的方式。

要放弃数一二三的做法,闭上嘴巴,行动起来。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结果大吃一惊。

如果你决定少说多做,孩子也会开始注意到区别。

比如,

孩子太吵闹,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孩子安静下来,可以试着静静地等待他们注意你。

孩子们互相争抢玩具,可以把这个玩具拿走,放到孩子们够不到的地方。

而不需要通过语言让他们知道停止争吵,可以把玩具拿回去。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在对孩子提出要求前,要确保你们在同一个房间里。

如果你能看着孩子的眼睛,与他们有目光接触,成功的机会更大。

简单来说,就是在孩子能听你说话之前,你必须先得到孩子的关注。

所以,你得在说话时站起来走近孩子,而不是坐在椅子上,向另一个房间里的孩子吼叫。

如果你家有也有个“不听话”的孩子,那么就试试这种“行动派”的管教方法吧!

 

资料来源:正面管教A-Z  简•尼尔森 / 琳•洛特 / 斯蒂芬•格伦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

 

声明: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网签约作者陈妍撰写,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