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90%是这三种妈妈造成的!有你吗?

豌豆麻麻 原创

2017-07-05 16:07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人有三个叛逆期,两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七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与家庭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家庭中担当教育重任的是妈妈,妈妈的眼界及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长大后的样子。

以下三种妈妈带出来的孩子必定叛逆:

1、包办型妈妈

小曼今年已经高二了,一直以乖乖女的形象展示在大众面前,可自从有了手机,饭也不好好吃,觉也不好好睡,每天就是网聊,爸妈见状便没收了手机,一眨眼她自己又跑去买了个。为了这个事情,和家人闹过好多次。

这次更绝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已经三天了。她说想出去旅游,爸妈担心她是去约见网友,站在安全角度考虑没同意。

这孩子什么事都藏在心里,家里人都急死了,特别担心孩子想不开。

除了学习,家里人什么都不要小曼干,从幼儿园开始,只要成绩好,想要什么就买什么。除了成绩优秀,考进名牌大学,父母对她别无他求。

小曼就是家里给的太多,父母做的太多,要求太高。

父母给的太多,孩子不自由;

父亲做的太多,孩子渴望自由;

父母要求太多,孩子奢求绝对自由。

对于孩子的要求,该满足的延迟满足,不该满足的坚决否定;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她的爱也是有底线的。

家长要把自由的权利归还孩子,凡事少插手,让孩子自己决定。

有效沟通是拉近家长与孩子距离的一把利剑,孩子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大多数是因为孩子不信任大人,觉得父母不懂他们。

2、强势型妈妈

28岁的朋友S突然和我说他想去买件破洞牛仔、染个奶奶灰,再去搞个炫酷的纹身。最后还加了一句,要我替他保密,低调执行,不能让妈妈知道。

面对他的激情昂意,我淡淡地说了句:“去吧,换一种活法,体会那种精彩”。

这显然颠覆了我对他的三观,要知道,他可是不喝酒、不泡吧、不把妹的黄金单身汉啊。

他最后那一句,低调执行,不能让妈妈知道,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些片段。

小时候,S的妈妈绝不允许他和班上的那些调皮的学生接触,这可能就是28岁的他还想着去尝试一把青春的原因吧。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你越不让孩子干什么,他就越想干什么。

父母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硬性规定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让他去做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这都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3、叨唠型妈妈

小海经常在课堂上睡觉,好几次被逮了个正着,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就大声嚷着老师不尊重学生,一下子搞得老师也很尴尬。小海在学校很“潇洒”地保持着我行我素的作风:学校规定穿校服,他就偏穿其他的衣服;学校不允许男生留长发更不允许烫发,可他就偏这样做。

回家之后,他依旧一副点火就着的样子。小海对妈妈苦口婆心的教育心不在焉,“哎呀,你烦不烦啊?”虽然老师和妈妈每天都对他轮番轰炸,但是一点都不能改变小海在学校的“特立独行”。

小海的爸爸常年在外做生意,很少和儿子沟通,但是只要小海张口要钱,爸爸出手从来不吝啬。爸爸将小海的教育完全托付给了妈妈,但妈妈管教得比较松散,一般都会顺从儿子,没想到现在儿子一回家就关上门把音乐放得很大声,想说儿子几句的机会都没有了。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有钱但是没有沟通的爸爸,有时间但是松散管教的妈妈,早就了现在“特立独行”的小海并。

父母只是我们的一种身份,对孩子的成长道理上我们要做教育者。

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U12家庭教育网】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网签约作者豌豆麻麻撰写。

\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