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适合4岁孩子玩的24个游戏

U12家庭教育 原创

2016-08-03 11:30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3-6岁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玩,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锻炼孩子大脑及四肢的各项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跟孩子玩游戏时,要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制定适合孩子玩的游戏。

一、美丽的手镯

游戏准备:

一只旧信封,一把手工小剪刀

游戏方法:

1、家长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  

2、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

3、家长先做一个以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孩子做得是否漂亮。

游戏目的:

刺激孩子的多种感官配合,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审美,开发孩子右脑。

 

二、小动物坐火车 

游戏准备:

几张小凳子,各种小动物的毛绒玩具或图片,以及相对应的生字卡片。

游戏方法:

1、教孩子把小板凳按前后顺序排列好。

2、以后孩子按前后顺序摆玩具或图片,增加孩子对前后顺序的理解。

3、家长根据小动物的座位顺序,对孩子进行提问。

“谁坐在火车最前面?”、“谁坐在火车最后面?”……

4、 火车到站了,请小动物们下车。

5、游戏反复进行,让孩子不断强化前后次序。

6、认识卡片上的字。

游戏目的:

培养孩子的空间意识和秩序感,认识方位并能正确指认出前、后、左、右。

 

三、反着做

游戏准备:

开阔舒适的室内或室外

游戏方法:

1、家长先将游戏规则口头告诉孩子。

2、再利用有相对意义的词语,结合动作将游戏演示一遍给孩子。比如,家长用手向上指,并说“我指上”,示意孩子用手向下指,并说“我指下”;家长一边说“蹲下”一边做相应的动作,示意孩子迅速做出反向动作并说“站起”;家长一边“向右转”一边做相应的动作,示意孩子迅速做出反向动作并说“向左转”。

3、谁的动作做错了,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表演个节目等)

游戏目的:

提高孩子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锻炼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四、连线画

游戏准备:

纸、笔、各种图案的虚线图若干张

游戏方法:

1、家长拿出几幅虚线图,让孩子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再做连线练习,看看猜得对不对。

2、也可以让孩子找一找隐藏起来的图形,如:蝴蝶隐藏在蝴蝶花中,让他找找,画面上有几只小蝴蝶,几朵蝴蝶花。

或把一张复杂的图片给孩子看,里面有人物、动物和色彩的变化,先让他看整体,再把局部给他看,让他说说这是整体的哪一部分。

游戏目的:

在大脑的认识功能中,先着眼局部后顾及整体是左脑功能,而先认识整体再类推局部是右脑功能。

这种借助图式思考的游戏,能让孩子的左右脑功能更加协调地沟通。

 

五、小手小手变变变

游戏准备:

舒适的室内或室外环境,孩子心情愉悦,精神放松。

游戏方法:

1、跟孩子说明规则:说最后一个“变”字的时候,小手一定要变出动作来。

2、爸爸妈妈和孩子都把手藏在各自身体的后面。

3、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说“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变变变!”

4、每次都鼓励宝宝变出不一样的动作。如变成一把抢、一只小狗、数字八、小兔的耳朵、一个三角形等等。妈妈和宝宝还可以相互学习各自的动作哦!让孩子也说一说自己一天经历的重要事情,大人可以适当加以引导。

游戏目的:

锻炼孩子小肌肉的协调与灵活,训练思维反应能力。

 

六、苹果树

游戏准备:

彩笔,小剪刀,纸

游戏方法:

1、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一棵树的图画。

2、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注意: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他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3、让孩子用彩笔为贴在树上的苹果涂上颜色。

游戏目的:

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色彩敏感以及审美能力。

 

七、单脚跳

游戏准备:

开阔舒适的室内或室外环境,孩子心情愉悦情绪稳定

游戏方法:

1、开始时,让孩子抓住家长的手臂,鼓励他和你一起单脚跳。

2、接着,可以利用像扫帚把儿那样的棍棒(高度到孩子胸部),让孩子手扶棍子单脚跳。

3、最后鼓励孩子单脚从一个地方跳向另一个地方。只要孩子有进步就表扬他。 

游戏目的:

锻炼孩子腿部肌肉的力量和单脚跳的能力。

 

八、打电话 2

游戏准备:

一部手机或座机

游戏方法:

 1、向孩子介绍电话机的用途;

 2、教他怎样拨号、听声、问话、答话以及对拨号音、忙音等提示音的识别;

 3、与孩子一起模拟打话。在这个过程中向孩子传授电话用语,如:“好请问××在吗?”“您好,请问找哪位?”“他不在,需要我为您转告吗?”“对不起,您打错了”等等

 4、父母带上手机去另一间房间,让孩子试着打电话和接电话。熟练后可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打电话,让孩子体验一下。

游戏目的:

锻炼孩子的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让孩子学会使用文明用语。

注意事项:

这个游戏可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分成几个阶段进行。

先仅在父母的对打电话中,让孩子参与,讲几句话。

之后模拟着玩,再正式打,巩固提高孩子的技能技巧。如果接受力强的话,可以教他给爷爷奶奶、亲戚以及小朋友打电话。

继而学习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拨打父母手机、向110报警等。

 

九、谁不见了

游戏准备:

5种以上的生活日用品,比如梳子、剪刀、尺子等。

游戏方法:

1、给孩子逐一展示所准备的日用品,并说出每个用品的名称。

2、把4件东西放在孩子前面的桌子上,让他说出每件东西的名称。

3、蒙上孩子的眼睛,拿走1件东西,孩子睁开眼睛后,让他说出少了什么东西。

游戏目的:

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以增加物品的种类,或者每次多拿走几件物品,提高游戏难度。

 

十、过家家

游戏准备:

厨房小模具一套,还有搜集的各种小盒盖瓶盖

游戏方法:

1、这个游戏需要多个孩子才能进行。

2、不同年龄的孩子都能在一起玩,大的当爸爸妈妈,小的当孩子。

3、让孩子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比如扮演妈妈的孩子假装去买菜,扮演孩子的在家帮助妈妈做饭等。

4、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编到游戏中。比如孩子肚子痛了,爸爸妈妈带他去医院。小餐具又成了打针吃药的道具。

游戏目的:

合作性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协作发展能力、语言能力,为孩子合群打基础,让孩子在群体生活中享受快乐。

 

十一、小小售货员(升级版)

游戏准备:

5种以上的蔬菜水果+5种以上的日用品+5种以上的玩具

游戏方法:

1、请孩子扮演售货员的角色,自己扮演顾客。

2、事先谈妥好各个“商品”的价格,并告之每一件东西的具体用途。比如梳子可以梳头等。

3、随便选取一件“商品”,让孩子说出其价格及用途,如果说错则东西自动归顾客所有。

游戏目的:

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和记忆能力。

 

十二、小鸭跳水  

游戏准备:

四根筷子,较软的羽毛若干,记分牌,小方桌。

游戏方法:

1、四根筷子在桌子中央摆成一个正方形,成为“水池”,家长和孩子各坐一边。

2、游戏时,孩子和大人将下巴靠在桌子上,用嘴吹放在桌边的羽毛(小鸭),使羽毛落入“水池”,成功一次得一分。

3、最后得分多者为胜。

游戏目的: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以及竞争的意识。

注意事项:

1、吹羽毛时只能吹一口气。 

2、孩子取胜后,可以适当地发点小礼物以资鼓励。

 

十三、拼搭积木

游戏准备:

准备不同材质的玩具,比如积木、废旧材料、拼插玩具等

游戏方法:

1、结合生活中孩子看到物品形象,先在纸上将所要拼搭的物品进行基本构图。

2、启发孩子拿不同玩具或其他材料当替代品以保证自己的搭建任务完成。如用空牛奶盒给木制“小屋”搭个屋顶,用大大小小的瓶盖和小盒子做成“花坛”和“桌凳”等等。

3、当孩子有了好的想法时,就鼓励他自己去尝试,并表扬他的想法。

游戏目的:

此类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节俭意识。

 

十四、不倒翁

游戏准备:

 一个不倒翁 

游戏方法:

1、让孩子先观察不倒翁,无论怎样推它都不倒。

2、让孩子学不倒翁站好不要扶任何东西。

3、家长在孩子身旁,用右手从后面推,用左手在前方保护,以防孩子向前倾倒,以此类推。4、如果在前、后、左、右等方位推孩子,孩子都没有摔倒,抱起他表示鼓励。

游戏目的:

锻炼孩子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十五、分辨鸡蛋

游戏准备:

生鸡蛋若干个(生鸡蛋可挑选几个新鲜的、几个放置较久的)、一盆水

游戏方法:

1、将鸡蛋放入一盆清水中,让孩子观察为什么有的鸡蛋会沉下去;有的鸡蛋则会浮上来,到底哪些是坏鸡蛋呢?

2、将沉下去的鸡蛋洗净取出,一部分入锅煮熟后晾凉

3、将生鸡蛋与熟鸡蛋混在一起后,逐个在桌面上转动,有的转得快,有的转得慢,教孩子辨别鸡蛋的生熟。

4、将孩子分辨出的鸡蛋做出各种各样有趣的记号,再加以验证,让他充分享受自己的“科研”成果。

游戏目的:

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的小实验来分辨出出好鸡蛋与坏鸡蛋,生鸡蛋与熟鸡蛋。训练孩子对事物进行分辨的初步能力。

拓展:

游戏小知识

在水中浮起来的是坏鸡蛋。因为坏鸡蛋中一些蛋白质氧化成气体跑出蛋壳外,重量就减轻了。

转得快的是熟鸡蛋,因为蛋白和蛋黄已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了,很容易转动。

生鸡蛋的蛋白和蛋黄都是液体而且比重不同,转动时,蛋黄和蛋白不会一起转,所以速度就比较慢。

 

十六、撕一撕

游戏准备:

各种厚薄不同的纸(信纸、餐巾纸、铅化纸等)。

游戏方法:

1、请家长用纸为孩子撕一样小动物,让孩子说说是用什么方法变出小动物的,让孩子也来撕撕纸,从而知道纸是可以撕的。

2、给孩子各种纸,引导孩子看看、摸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让孩子把它们都撕一撕,感觉一下哪些纸容易撕,哪些纸不容易撕。

3、把一张薄纸分成两半,一半叠成几层,让孩子把两半都撕一撕,比较哪个容易撕,想想为什么。

游戏目的:

1、学习撕的技能,发展孩子手的协调能力。

2、初步知道纸是可以撕的,并体验不同厚薄的纸撕的时候不同的感觉。

3、锻炼孩子双手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激发孩子的拓展性思维。

 

十七、认识喜怒哀乐

游戏准备:

纸、笔,舒适安全的室内或室外场地,孩子心情愉悦,情绪平稳。

游戏方法:

1、先让孩子自己描述出几种常见的表情。

2、家长在纸上画几张大大的,没有眼睛、鼻子和嘴的男孩(或女孩)的脸形图;

3、让孩子在脸形图上添上眼睛、鼻子和嘴,分别画出笑的、哭的、生气的、惊奇的、愤怒的以及满不在乎的表情;

4、让孩子根据这些脸谱模仿,各种表情。然后问孩子:“什么是高兴、喜欢、害怕、吃惊、悲伤、厌恶、气愤。好奇?”

“高兴的时候你心里觉得怎么样?”或“高兴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游戏目的:

让孩子通过观察理解喜怒哀乐的表情,并知道其背后的意义(即为什么生气,为什么难过等)。

 

十八、娃娃树

游戏准备:

很大的白纸和蜡笔  

游戏方法:

1、先和孩子在镜子面前照一照,摸一摸脸和手脚,感觉一下自己的身体。

2、告诉孩子我们要画一个跟他一样的小朋友,鼓励他躺在白纸上,然后妈妈用蜡笔沿着孩子身体旁边画,描绘出孩子的外形。

3、将此大纸娃娃用胶带贴在墙上。

4、和孩子一起找孩子的照片和他喜欢的作品贴上去,或一起讨论孩子喜欢的人或物,然后画上去。

5、最后写上孩子的出生年月日,就完成一张属于孩子的娃娃树了。

游戏目的:

让孩子更具体地了解自己,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十九、用筷子夹球

游戏准备:

一双方头筷子、若干个玻璃球、两个空的容器

游戏方法:

1、用筷子圆的一头夹玻璃球,看是否容易夹起来;

2、再用筷子方的一头夹玻璃球,进行比较。

3、轮流跟孩子比赛,用筷子将玻璃球夹起从一个容器运送到另一个容器。

备注:

如果孩子还不会熟练地使用筷子,可以把游戏的材料放大,比如用两根木棍代替筷子圆头,用两块纸板代替方头,用皮球代替玻璃球,用两只小手代替一只手。

游戏目的:

这个时期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还不够完善,力量也不够,所以还不能很好地使用筷子,通过这个游戏来锻炼他的小手,提高使用筷子的技能,让孩子的双手越来越灵巧,也越来越聪明。

游戏小知识:

筷子的两端形状不同,但都可以用。圆的一端与玻璃球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不容易夹起来;

方的一头与玻璃器的基础面积大得多,摩擦力大,夹起来比较容易一些。

 

二十、照片上的人是谁  

游戏准备:

孩子的相册(也可以拿家人、朋友的照片来进行这个游戏)

游戏方法:

1、和孩子一起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来,找出孩子的相册。

2、和孩子一起欣赏一张照片,让他想一想:照片上的人是谁?

3、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时候的?在什么地方?照片上还有谁?

游戏目的:

帮助孩子通过观察,找出家人的外貌特征,进而培养孩子认出周围人各自不同的外貌特征。

 

二十一、揪尾巴

游戏准备:

开阔安全的室外,3根长50~60厘米的彩色纸带

游戏方法:

1、先跟孩子讲明游戏规则:被揪到尾巴后,马上要去揪对方的尾巴。

2、爸爸妈妈孩子各自把彩色纸带塞在裤腰后做尾巴。

3、爸爸妈妈跑一定距离,孩子跑去揪爸爸妈妈塞着裤腰后面的尾巴。

4、等孩子跑开一定距离后,爸爸妈妈跑去再揪孩子后面的尾巴。

游戏目的:

锻炼孩子的反应和运动能力,发展孩子的腿部力量,提高跑的速度。

 

二十二、捉空气  

游戏准备:

塑料袋一个

游戏方法:

1、把塑料袋打开,用力甩一下,使袋子鼓起来,让孩子找找里面有什么?

2、让孩子仔细观察,捏紧袋口,袋子里好像装满了东西,可就是看不见,用

手摸也摸不到。

3、告诉孩子其实袋子里确实有一样东西,它叫“空气”,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4、用塑料袋在桌子底下、窗台边、阳台上、操场上等地方去装一装,原来到处都有空气。

游戏目的:

1、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2、让孩子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到处存在的。  

 

二十三、送水车

游戏准备:

一只废旧纸箱或周转箱,2~4瓶矿泉水,一根绳子。

游戏方法:

1、告之孩子游戏的规则:如果纸箱在运的过程中,碰到了场地的障碍物就要重新回到地点出发。

2、爸爸妈妈说“天气热了,我们去动物园给小动物送水喝去吧”。

3、带孩子一起用手拉着纸箱到处走走、跑跑,绕开障碍物。

4、孩子一个人用手拉着纸箱运水。当回到起点时,爸爸妈妈给纸箱增加矿泉水。每次往纸箱增加一瓶矿泉水,逐渐增加纸箱内的重量。

5、孩子顺利完成任务时,给予一个小奖励。

游戏目的:

锻炼手臂力量和灵活避开障碍物的反应能力

 

二十四、谁在唱歌

 游戏准备:

小石头、黄豆、米、粗沙子、不透明的小瓶子4个、儿歌背景音乐

游戏方法:

1、教孩子分清几种东西,并能说出其名称。

2、家长指导孩子把小石头、黄豆、米、粗沙子分别装入空的小瓶子里,并把盖子用透明胶贴紧。

3、家长请孩子闭上眼睛,让孩子摇摇小瓶子,分辨瓶中是什么东西。

4、播放儿歌歌曲,家长和孩子一起随音乐节奏摇动瓶子。

游戏目的:

1、感知不同的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培养孩子耳朵的听力,和音乐节奏感。


编辑整理:U12育儿

图片来自:网络

非经允许谢绝转载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