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个动作,影响孩子一生!请握着他的手念图画书~

U12儿童阅读 发布

2016-11-10 09:11

栏目:听和读

年龄: 3-6岁6-12岁

U12阅读提示:本文适合0-12岁孩子家长阅读,全文2474字,需要花费您约5分钟的时间

父母亲手养育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很会读书的爱书人。不过,近年来父母似乎将读书与“K书”混为一谈,导致孩子远离书本。

对孩子来说,读书不是“K书”,他们不希望父母认为读书仅仅是为了对学业有帮助。我觉得父母应该以更轻松的心情,把书看成有趣的东西,把读书当成快乐的事情。如果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最大的享受,那么他们的阅读量一定连大人都会自叹弗如。

那么,父母应当怎样让孩子亲近书本,做一个爱书人呢;孩子的成长是每天不断努力累积的过程,这种努力是无形的,所以教孩子爱书的最好方法,就是由父母亲自来教导

这里所谓的“亲自”,就是不假他人之手。虽然在幼儿园或学校里,可以借助于老师,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孩子的成长绝大部分还是要靠父母的力量。父母亲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孩子时,都会感受到为人父母的重大责任,但也不至于想将孩子交给别人来抚养。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也是父母自身成长的大好机会。

其次要“满怀爱心”。母亲抱着婴儿喂奶时,心中总是洋溢着难以言喻的母爱,这种深刻的感情会通过母亲的身体传入婴儿体内。通过身体接触来传达爱情,就好像恋人的牵手与拥抱般,是最直接而真实的。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父母所说的话,对婴儿或幼儿而言,就像奶水或食物,是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

大家可能都听过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印度女孩的故事。

几年前,报纸也曾报道在非洲的猴群中发现一个八岁左右的孩子。这些被狼养大或是在猴群中长大的孩子的共同点,就是不会说话,因为狼和猴子都没有语言,所以这些孩子虽然有人的外貌,却没有人的精神。

在旁人的努力下,被狼养大的印度孩子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但是她们仍然保留了狼的习性——生食肉类、昼伏夜出、快跑时一定四肢并用,怎么教都改不过来。或许是因为无法适应人类社会吧,没过多久,她们就不幸夭折了。

人必须由人来抚养才能成为人。人如果由狼或猴子来抚养,就可能变得像狼或猴子。大家如果想知道狼孩子更详细的内容,请参阅格塞尔 (Arnold Lucis Gesell)所著的《野狼养大的孩子》等书。

不要让孩子自己看

很多母亲会问:“我的孩子已经五岁,认得一些字,会自己看图画书,也很喜欢看。以后,我该怎么教他才好呢?”

我认为,在思考图画书与幼儿的关系时,最重要的是认清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因此,即使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看,父母最好还是照样念给他们听。如果因为孩子能自己看了(其实只是认识书里的文字),母亲就不再读给他听,不但可惜,而且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损失,所以在孩子上小学以前,甚至进入小学以后,父母都应该继续念图画书或童话给他们听。这对丰富亲子的生活,建立心灵互通的人际关系,也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以下就来看看幼儿自己看图画书,和大人(父母或保姆)念给他们听,有哪些根本的差异。

五六岁的孩子自己看图画书,大都是盯着文字一个一个地念。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在看书,而是在读字。在这种状况下,他们不太可能了解书中的故事,更别说乐在其中。

从常识来判断,大人念给孩子听和孩子自己看,哪一种比较容易懂,也比较有趣呢?

如果孩子不能快乐地享受,图画书的内容就不会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也就无法带给孩子精神上的成长。因此,提早让孩子自己看图画书,在教育上并没有好处。

孩子的人生经验还很有限,自己看图画书很难了解故事的内容,充其量只是跟着文字读而已。

相反,大人拥有较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读书经验,在阅读时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思想,并通过文字想象故事所描绘的世界,甚至对某些内容产生共鸣,深受感动。

能这么深入解读图画书的人,如果满怀爱心地念书给孩子听,必定能将文字转化成生动、温暖的话语,并让这些话语传入孩子的耳中和心中。

换句话说,读的人把自身的内涵与图画书结为一体,将书中的真谛和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孩子。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是幼儿自己看书时无法体验的。

因此由大人读图画书给孩子听,对孩子的心理和智能的成长都非常重要,而且读的人对书的了解愈深、共鸣愈强烈,听的人(孩子)愈能深入书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由此可知,图画书的价值因人而异,价值可大可小,影响可深可浅。

握着孩子的手念图画书

日本天主教幼儿园联盟发行的小册子(光之子》第十六期上,刊载了荣光学园校长古斯塔夫·佛斯先生所写的《父母亲的味道》,文中有一则年轻德国母亲所讲的故事。

吃过晚餐以后,五岁的玛丽都会热心地帮我收拾餐桌,清洗餐具,因为她希望早一点听我讲故事。可是,对我这个母亲来说,每天晚上为她讲有趣的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幸运的是,电视上正在播放一部相当有趣的连续剧——《童话天国》。这让我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下子我就不必每天费心准备故事了,但是我的轻松日予没有维持多久。才过了三四天,玛丽就自己关掉电视,对我说:“妈咪,讲故事给我听。”

 “电视里的叔叔讲的故事,不是比妈咪讲的故事还好听吗?而且还有美丽的图画。”

 “可是电视里的叔叔不会抱我。”

这个故事与前面我所说的不谋而合,也正是我一直想要强调的。不过,五岁的玛丽远比我有说服力,让我甘拜下风。

另外还有一次,一位小学老师从远处来看我。在闲聊之中,他提到他和孩子相处的情况:“我有一个五岁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一定会握着他的手,念图画书给他听。”

这一段无意之中说出的话,令我深受感动,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这个男孩的幸福模样。父亲每天晚上念图画书给他听,是多么快乐的事!这个父亲对孩子一定有很大的影响。我相信这个孩子一生都不会忘记念图画书给自己听的父亲,以及父亲那双温暖的大手。

我深信图画书在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发挥力量。亲密的亲子关系、彼此信赖的保姆与孩子,以及孩子之间的友情,都能使图画书发挥最大的功效。

就像小玛丽说的“电视里的叔叔不会抱我”,人与人本来就应该互相接触,交谈。孩子进托儿所的年龄正逐渐降低,很多孩子从零岁起就过着团体生活。团体生活越早开始,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就越发重要。

孩子应该由父母“亲手”养育,但是今天假他人之手的情形愈来愈多。父母将孩子交给托儿所,交给幼儿园,交给学校,交给补习班,交给电视,交给社会,甚至交给国家,结果使得亲子关系支离破碎。

作者:松居直

来源:《幸福的种子》

图片:网络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