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永恒的——《致爱丽丝》

孟母教育 发布

2016-04-19 14:03

栏目:听和读

年龄: 0-3岁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推荐理由:

《致爱丽丝》恐怕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了,它的节奏轻快且舒坦,适合孕妈妈们欣赏。

在美妙的音乐中,让人感受到欢乐明快的气氛,孕妈妈的体内会产生有益身心的激素,能起到调节血液流量和兴奋细胞的作用,使宝宝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创作背景:

1808—1810年,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教过一个17岁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她清纯温柔美丽,贝多芬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泽,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然而,遗憾的是,二百年前的欧洲是非常重视“门当户对”的,贝多芬只是一个平民,特蕾泽是贵族的女儿,并且,两人的年龄相差太大,在女方家庭极力反对下,他们未能成为终生伴侣。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泽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泽》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小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泽》却被人们忘记了。

歌曲赏析:

钢琴曲流露出纯真美好的情感,清纯的意境中萌动着活力。乐曲建造了贝多芬和特蕾泽游览维也纳森林公园谈情说爱的意境,俩人从远到近手拉着手互诉衷情漫步走来,主旋律淳朴亲切优美感人,体现了特蕾泽少女独有的万般的纯情温柔和贝多芬深沉奔放的爱,主旋律先后出现五次,中间有两个高调插段。第一个跳跃明朗欢快,体现了特蕾泽的天真活泼爱闹,意造了男追女跑的欢乐音乐境界,第二个高调插段多情纠缠,意造了贝多芬和特蕾泽两个人感情高潮的喜悦。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