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树》:孩子害怕死亡?其实是对安全的渴望

Angel℡léi 发布

2016-03-08 10:26

栏目:听和读

年龄:

著名儿童阅读专家,悠贝亲子阅读学院院长孙莉莉倾情翻译并撰写导读:

是爱,让生命不朽 

其实,几岁的儿童,对于死亡的好奇远远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强烈,他们对于“生命物”的概念才刚刚形成,对于死亡也很难有准确的理解。

与其说他们希望理解什么是死亡,不如说他们希望确保自己不会被抛弃。

对于他们而言,亲人的死亡就是远离,就是离开自己,至于他们去了哪里,天堂还是地狱,土里还是火里,他们很难搞得清楚。

他们只想知道,自己珍爱的妈妈、爸爸,会不会离开,自己是不是安全。

而那些试图为孩子解释死亡的妈妈,并没有读懂孩子对安全的渴望。 

与其为孩子解释什么叫作死亡,不如先来梳理一下自己对于死亡的理解。

“你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某位妈妈啜泣着说:“我想,就是因为我自己悲伤的不能自已,所以孩子才会感到焦虑吧?可是,我真的很悲伤,甚至自责,我简直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如同孩子一样,我们真正需要的,也许不是对于死亡的解释,而是对于死亡的态度。 

作者简介

布丽塔·泰肯特拉普(Britta Teckentrup)是一位获奖颇丰的德国插画家和作家。她出生于汉堡,在1988年到伦敦的圣马丁学院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和插画。

由她创作或绘制的童书有60多本,版权输出至20多个国家,深受世界各国小读者喜爱。

其中《不笑的臭脸猫》(Grumpy Cat)入选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的“阅读起跑线”(Bookstart)项目赠书书单,在英国已发放25万册。

《小狼之歌》(Little Wolf’ Song)在意大利被改编为话剧上演,并被美国《史密森尼》杂志选为2010年度最佳童书之一(共9本)。

《世界有多大?》(How Big is the World?)被选为2008年美国银行街最佳童书之一。

《嘀嘀嘟嘟大汽车》(Big Noisy Book of Vehicles)2008年进入《卫报》畅销书榜单。

故事简介

狐狸度过了长长的快乐的一生,现在他觉得累了。他朝自己所爱的森林看了最后一眼,就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睡去了。朋友们围在他身边一起回忆他的过去。不知不觉中,在狐狸死去的地方,长出了一颗小小的、橘色的树苗……这是一个有关生命和回忆的动人故事,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所爱的人的逝去。

《狐狸树》是一篇温暖的童话。故事发生在白雪飘飘的森林,讲述了衰老的狐狸死去的故事,但是,它依然有着足够的温度,可以让我们感到融融暖意。

狐狸的朋友猫头鹰、松鼠、大熊讲述了善良的狐狸生前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他们的回忆赶走了心头的悲伤,甚至赶走了冬日的寒冷。

在美好回忆的浇灌下,一棵狐狸树慢慢茁壮成长起来,继续庇护着森林里的朋友们。

狐狸,在每个朋友的心头延续着自己的生命,是爱让记忆永存,是爱让生命不朽。 


反观我们对于死亡的态度,我们似乎只看到了结束和遗憾,却缺乏这种延续和感念的精神。离去固然遗憾,而留下的难道不是更多?

因为珍惜而念念不忘,因为眷恋而让爱延续。这,或许才是我们成人应有的对待亲人离去的态度吧。

假如我们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思念,或许,我们的孩子就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对于死亡的态度。


我相信,对于孩子而言,态度比解释更重要,感念比悲伤更有价值。

当你为孩子朗读这篇充满了爱的绘本,当孩子看着狐狸变成了一棵火红的树苗,树苗变成了一棵火红的大树,我想,你需要做的依然不是解释狐狸死了以后去了哪里,而是用温暖的语调读出那份爱——狐狸留给每个朋友的爱,朋友们对狐狸的爱。

因为,是爱,让生命不朽。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